第一讲“精神之光”聚焦英雄武汉的红色历史。师生把课堂搬上舞台,重温武钢一号高炉出铁、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的历史,感受新中国建设时期“开路先锋”们最美的模样。师生跟随课外思政老师的步伐,“走进”武钢博物馆和武汉桥梁博物馆,聆听武汉“一桥一钢”的故事。不管是武钢,还是武汉长江大桥,它们是武汉奋发图强的见证,也是武汉城市精神的重要标志和写照。第二讲“奋斗之路”回顾了三十年来新中国上下一心,拼搏进取的历程。师生聆听现场讲述,了解了光谷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更从光谷蝶变的故事中感受到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光谷的光,是高新技术之光,更是自立自强之光”。
感谢邀请。
这是高效、必要而且及时的。朋友圈看到一些学生的反馈信息,显示出对课程内容是满意的,有些学生看后表示很激动,老师讲得很棒。虽本人因有教学任务未观看,但从问题本身讲,认为,这是高效、必要且及时的。
一、全国大学生同步共上一堂,是高效的。现在各个高校普遍自身的校内网课已经进行到了二三周了,校内课程及学分任务本来就不轻,如果多头组织该类课程,师资质量很难保障,学生精力也会耗损,对课内任务也构成一定的冲击。该举措,是高效的。
二、同步上是必要的。大学生群体正是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的黄金期,因为这个阶段正是其向成熟迈进的阶段。同步化规模化协同化的上这门课,有助于让大学生的群体意识的形成与建立,“我们”的意识认同,进一步渗透了责任感使命感与当代感的,他们也会感觉到自己是一支力量,产生一定的积极共鸣意义。
三、全国大学生同步共同上一门思政课是及时的。因为这是一门顶层设计的思政课。在疫情面前,统一抗疫,以尊重科学与尊重实践的思想引领苦难中的中国非常重要。而大学生面对疫情中的苦难,也急需要心灵的关照。这恰恰是正常网上开学之初,时间及时,思想及时,以团结一致的信念,面对乃至战胜疫情,包括疫情早期后遗症的预防。
以上为三点拙见,自身作为一名教员,虽说没有一门课不是思想的教育,但教学任务较重,思政方面不可能涉及过多,也不可能做得多好。故,得出上述认识。
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不只是医生与患者的事情,是举国上下,包括大学生的自身责任的事情,需携手共进,共同打赢这场防空阻击战,以便可以早日重返校园,为祖国为人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正如清华大学艾四林教授所说,这次抗击疫情的斗争,是一堂现实的思政课、一堂鲜活的思政课,一堂深刻、难忘的思政课。
当疫情发生后,为了阻断病毒传播,武汉采取了封城的措施。当时美国《***》报道说中国在武汉封城的做法是在侵犯武汉民众人权。
我想说,武汉以壮士断腕之势把绝大多数病毒留在了武汉,是为了保护更多的中国人。同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国人民没有放弃武汉。
武***民加油,我们马上到!
南湘雅、北协和、东齐鲁、西华西。全国346支医疗队4.26万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和湖北,女性占2/3。
还有山东的蔬菜、新疆的水果、来自社会各界的捐款、来自海外华侨的救援物资,共同来帮助武***民共度难关。
这就是中国力量!
多难兴邦,中国人每次面临大灾大难的时候,从来没有屈服。我们凭借国人的智慧和勇气化险为夷,扭转乾坤。
当面临战争的时候,好男儿不顾自身安危上前线为民族而战,是无数革命英雄的流血牺牲换来今天的和平。当面临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火,所有人听从指挥,自觉隔离,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从磨难中成长,在磨难中奋起。2020年伊始我们面临一次大考验,现在考验即将通过,大考过后我们要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