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nba每队基本上一个当家球星,最多个别球队能有两个。球星之间场上见面“分外眼红”,谁也不服谁,球员血性十足。现在基本上都称兄道弟,也没有之前的那种防守强度了,大家打卡上班,打卡下班,颁个最佳员工奖,别耽误时间走人回家,还要赶着去夜店happy呢。
全明星一直都是表演赛,只有到最后一节五分钟左右才开始真刀真枪的干。个人觉得以前球星风格各异,老中青三代明星都有自己的特色,能力也都出众。现在联盟要推新的巨星,就需要让他在全明星这个星中之星的舞台上展现风采,而且全明星大家都知道是玩玩而已,没必要较真,碰上对胜利和全明星MVP渴望的全明星队友也乐于给球。
nba全明星赛一直来都是表演赛,能进入全明星也是对一个球员的肯定,一般来说,能进入全明星的球员都是各个球队的当家球星,以前一个球队顶多能有两个球员能够入选,2018年全明星赛,勇士队就有四个球员入选,这和联盟改变投票方式有很大关系。还有就是联盟为了要推出新的联盟巨星,全明星赛是最好的个人表演赛,再说现在的联盟崇尚小球,对抗肯定没以前厉害。
大家肯定都有这样的疑问,10年前的NBA全明星多精彩,你我不让,都是实打实的比赛模式,花哨的东西不够多,但看的足够过瘾,你可以把它当成一场季后赛来看都不为过,因为每个球员脸上都写着认真!较真的全明星赛一去不复返,现在更多的是做秀,玩儿,打闹,也许你还能见到球员在球场上嬉嬉笑笑的场景。有时大过年的看场全明星赛,一看到这种摆烂的比赛,直接想把电视关了,出去打打球也比看这种水的比赛要有意思。
过于娱乐也不好,全明星虽然是一场年终的球员与球迷相逢的盛宴,但如果不防守,就是玩一些空中接力,随便投几个篮,真的很没劲不是吗,分数是能打很高,但这就显得很水,很无聊,如果持续这样的模式一直下去,球迷的关注度,收视率,还有大家对全明星的期待势必会逐年下降。
可能我们大家都会认为这不就是场个人秀吗,但其实不然,NBA全明星周末不仅是一场属于球星与球迷的聚会,还是一场品牌展示自身价值的大Party。像nike、jordan、佳得乐、Sprite、2K等等知名的品牌以及各类体育媒体和广告商都是个人秀身上布满移动标签,当焦点越被放大,某个logo或某款新式的球鞋就会给特写给细节的视频回放,是不是瞬间有点明白了。
个人秀身兼数职,在一场全明星中,都有自己的任务在身,打的数据有多漂亮无关紧要,能抓住观众的视线,用自带的魅力去体现品牌和潜在的商业价值,才是个人秀的初衷不是吗,全明星的本质不是赢,体育的娱乐形态和趣味性慢慢成为了焦点,正因为这样,商业价值被无形中被放大,让某个球员或某个组合变成了球场的“广告移动牌”。
这个问题真是戳到现在的NBA痛点了。
科比 艾弗 森麦 蒂卡特那代以及之前的全明星真刀实枪的打,现在的NBA全明星也基本是个人秀了。
首先NBA全明星确实是球迷的盛宴,聚集了联盟顶尖球员,巨星球队碰撞,在常规比赛是不可能看到的场面,全明星提供了这样一个富有想象力的舞台,供球迷欣赏,供球员享受的盛宴。
NBA全明星两天时间,主要项目有扣篮大赛、三分大赛、技巧赛、新秀赛以及最受瞩目的全明星正赛。
首先看一组数据2000年到2017年全明星得分对比;
老球迷应该知道以往的全明星赛,虽说是以娱乐为主,但06年以前的全明星赛还是很有对抗性的,防守达不到常规比赛的对抗水平,但起码也有70%,而最近几年的全明星赛完全变成表演赛,估计胜一成的对抗了,球迷全场看着一堆牛叉的巨星满场跑,都成了一个个巨星单人扣篮表演秀了。特别是从2014年开始东西部两队得了318分,之后到2017年得到374分将近400分,这堪称四场季后赛的比分啊!
触不可及】非常好看的电影,豆瓣只给了9.1我真觉得有点太苛刻了。非常具有法式情怀的一部高雅喜剧,看完你会觉得:哗,好舒畅。
【登堂入室】再来推荐一部法国电影。最开始十五分钟吧,有点不知道剧情究竟是要怎么发展的,可是这部电影的魅力就在于,就像主角写的那部小说,你根本无法移开你的视线与心智从它的作品上。结局也非常的牛逼,引用剧中的一句话就是“好的作品的结局是你无法猜到的,但是你看到它的时候觉得它就是那么的理所应当。”看到最后我起了鸡皮疙瘩,真的,太好看。
【告白】我给很多妹子都推荐过这部电影,因为它视角非常的独特,特别容易被剧情吸引而看进去。我只能说:非常非常的让你震撼。它会告诉你:人性本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