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回答该问题,先要弄清格陵兰的“来龙去脉”和基本岛情——
它被称作“绿地”,却是一座冰雪大陆,年均温0℃以下,最低达-60℃以下,21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80%以上被厚达3000米的冰层覆盖,拥有全球10%的淡水资源。它隶属丹麦,却身在北美洲东北的北极圈内,2008年公决中支持自治占75%以上,次年从丹麦手中接过天然气、司法和警察权,后者拥有其防务和外交的最终决定权,而且每年提供财政资助4亿数千万欧元。
因纽特人是格陵兰的原始居民,公元985年,来自北欧的海盗“发现”该地并称之为“绿岛”。1380年起,丹麦(当时控制挪威)一直统治该地,1979年格陵兰获得自治权,1985年退出欧共体。岛上现有居民5.6万(2016),集中居住在西南部相对温和地带。
如今,格陵兰岛因纽特人占85%以上,丹麦裔为主的北欧人占13%,大多数居民属***路德派,格陵兰语(一种因纽特语)和丹麦语为官方语言。该地教育水平低,会外语者不多,缺少劳动力和专业人士,高企的福利让年轻人远离捕鱼等传统生活方式。2016年实现GDP22亿美元,预期寿命71.8岁。
格陵兰人千百年来靠海吃海,渔业是其生计所在,占出口的近9成,再有旅游和矿产,赚钱的营生不多。其有色金属和能源蕴藏丰富,但开采和运输成本不菲,2013年通过法律,允许外资开发矿山,中资成为首个中标铁矿者。
再看丹麦。自家面积4.3万平方公里,人口573万(2016),“并表”格陵兰有意义吗?
回答是否定的。
厘清丹麦历史,就会明白它既已对周边“无欲无求”,何苦“为难”远在7000里外的格陵兰?
“丹麦”是古代北欧语“沙滩”和“土地”的复合词,丹麦历史是在一个袖珍舞台上逐渐展开的。公元前500年,“丹麦”部落在日德兰半岛定居下来。公元10世纪后期,王国建立并***教化,成为欧洲最古老的君主国家。它还拥有维京海盗的“荣耀”,到11世纪上半叶,丹麦王国控制整个英格兰和诺曼底等地区。。
苏格兰多次举行公投表决脱离英国独立:它的沿海能源/煤炭资源被英格兰占有数十年、反对脱离欧盟、反对脱离欧洲大家庭!不过,独立公投总是以微弱差距落败——尽管如此,苏格兰独立政党依然追求独立!
苏格兰只有540万人,人口约为英国的8%,但国土面积却占了英国的约1/3:英国法斯兰海军基地位于苏格兰最大城市格拉斯哥以西的海湾:部署核潜艇及“三叉戟”海基核武系统;而在英国政府多年来力推紧缩财政政策的情况下,英格兰重新部署核武系统的任何计划都可能耗资80亿英镑(约合130亿美元),远超国防预算承受范围。
苏格兰民族党的防务发言人认为:苏格兰独立以后,苏格兰陆军由两个旅组成,每旅有5000名士兵,一个旅是正规军,另一个旅是预备役;空军拥有60架飞机;海军会有20-25艘舰艇。
他认为:苏格兰共和国不会拥有高精尖武器!独立之后短期时间之内:苏格兰可能没有高速战机、潜艇、***、主战坦克——它们的购买、维护费用将让苏格兰共和国不堪重负!苏格兰共和国军队短期之内可能也没有直升机、大炮、重型军事工程设备;此外,军队会建立特种部队:解救人质、保护油田钻井设备什么的,至少需要30人。不过,以苏格兰共和国的经济实力,它不可能快速形成战斗力;
《A Gift of a Thistle》译《紫色的苏格兰蓟》
《勇敢的心》插曲,悠扬苏格兰风笛声中,远方浮现着幽翠碧绿的苏格兰高地,遍野的蓟[jì]花。有很多则关于蓟花的传说,圣母玛利亚将***受难十字架上的钉子拔出深埋地底,而后长出蓟花,"受祝福的花"
13世纪的丹麦围城苏格兰,裸体过蓟花地时,被刺伤发出哀叫,苏格兰人因此反败为胜,蓟花成为苏格兰国花……
大地女神求爱而不得的"心如***"之花
和着钢琴、竖琴及大提琴等,哀婉缠绵,似悲凉似温馨似壮烈…